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用平台 > 信息发布 >

    平台信用信息应用(三)

    【连载下集十二,(总40期)】

    平台信用信息应用(三)
     
    (三)融资信息观
    融资信息观一般指融资交易领域对信息对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规范(制度安排),本文谨从结构型信用贷款展开融资信息观的讨论。
    1、理论观念解析
    结构型信用贷款,是企业以自身信用价值去获取贷款资金,信用价值源于企业源信息评价的结果,是信用贷款的充要条件。显然,信息对称是指市场信用信息的对称。这里需要理清两个概念,即在结构型信用贷款领域,市场信用信息如何定义,继而怎么获取。具体分析如下:
    (1)公信力和异地异域互认是市场信用信息对称的本质条件。资信评级行业是生产评级产品的公信力行业,为维护行业公信力,管理部门制定了机构进退机制、从业人员资质规定和评级业务规范。合格的专业评级机构按照评级行业规范,秉持独立、客观和公正原则,应用科学的评即模板和流程开展资信评级并提供的评级产品即谓公信力产品。这种公信力产品须具有异地异域互认的功能作用,即评价体系标准化,由此实现信用报告的公平,从而奠定实现信贷公平的坚实基础,唯有信贷公平才能真正实现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分析可知,结构型信用贷款领域所需市场信用信息必须源于具有评级行业公信力和异地异域互认作用的资信评级产品。
    (2)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是市场信用信息对称的制度条件。鉴于评级机构的盈利性质、企业覆盖面的有限性、业务信息的非共享性和信息的弱连续性,决定了单一评级机构不宜承担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的职责。国际上有邓白氏、益百利等著名征信公司作为市场自发形成征信信息供给源,国内有如中诚信征信、上资信征信等征信机构也具有征信信息供给源的功能,但都是征信信息,而非市场信用信息。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出现统一的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上海市物流协会的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行业信用平台”)就是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的雏形,并已经具备与贷款机构对接的功能,也就是说行业信用平台已经可以在本市物流行业领域承担结构型信用贷款的市场信信息供给源。行业信用
    平台的非行政、非盈利、无关联、可溯源和行业属性等五大特征,充分显示其作
    为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的天然属性,也符合我国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要求。当行业协会普遍建立起行业信用平台并形成全国范围联盟时,统一的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便水到渠成。
    2、实践规范分析
    结构型信用贷款是由借款企业(A)、贷款机构(B)和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C)共同形成的三方借贷关系。与传统信用贷款由借款企业(AO)、贷款机构(BO)构成两方借贷关系。现将三方与两方借贷关系的信息对称的差异分析如下:
    图表1 结构型信用贷款的信息对称示意图
     
     
     
     
     
    (1)图表1信息对称分析。第一,A、B、C构成同一交易的关系人,为各
    自的交易行为承担相应责任。第二,C为A的信息对称提供了背书,A的信用得到了增强。第三,C为A提供信用评级和建档服务,A被告知其提供的源信息将在C的基库中唯一、永续和连续记载(更新)储存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同时排除了对源信息修改的任何可能。第四,B与C 就市场信用信息字段(数据项)做了普适性和个性化兼容的技术处理,为A、B借贷关系适调留出空间,又不失信用报告公平和信贷公平原则。上述关于图表1的四点解释,为信息对称帕累托最优提供了制度保障。
    (2)图表2信息对称分析。第一,AO、BO构成贷款交易关系人,为各自的交易行为承担按相应责任。第二,CO与BO是征信服务交易关系人,Co不受贷款交易关系制约。第三,Co建立评级&征信业务档案,不同于企业信用档案,不具有唯一、永续和连续记载(更新)并储存的职责。第四,一般Bo与Co之间不会就字段(数据项)做普适性和个性化兼容的技术处理,因为对Co来说这不亚于一项新产品的开发,受成本制约。所以,传统信用贷款的信息对称很难做到帕累托最优。
    (3)图表1与图表2信息对称比较分析
    信息对称比较分析表
    比较项 机构型信用贷款 传统信用贷款
    交易关系对信息对称的支持力度 统一于贷款交易关系
    支持力度最大化
    分列贷款和征信两个交易关系,间接的、商业化传递
    信用支撑力度
    增信或背书
    背书 增信
    信息对称的
    保障措施
    永续性保障
    是否具备信息对称帕累托最优的
    制度安排(机制)
    具备 不具备
     
    3、目标分析
    信息对称是信用贷款的充要条件,但是在传统信用贷款的业务系统下,信息对称几为奢侈,究其原因,是融资观念守旧和操作规范落后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部门坚守新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对客户信用分风险评估的描述,如果说开放第三方评级机构为其提供第三方评级服务有一定合理性的话,那么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局面,拒绝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的服务合作,是不明智的选择。其实,与市场信用信息供给源的深度合作已经悄然展开,前景看好。
    (2)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市场敏感度较低,且跟风严重,比如理财产品、保理等业务。而地方商业银行创新意识胜过创新能力,略显人才匮乏。然而,本连载的结构型金融产品创新,却鲜有创新产品的出现,尤其与信用达成结构的创新更少,对信用的认识走不出银行信贷风控的“内部信用”,保理是与全球信用的开放式结构。
    (3)我国的银行信贷还习惯于传统的审贷模式,即由企业递交申请并附上审贷资料,然后审贷人员尽职调查、部门经理审核并签署意见、风控部门风险评价,额度以内分行审批、额度以上总行审批。显然,其重点是内部科层功能而非信息对称,如果再出长尾现内部人行为或招呼贷款,资产质量难以下降,从而提供了资产证券化长尾业务空间。
    (4)深受锦上添花的银行教条观念束缚,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上 出工不出力,没有内在动力,何来中小企业贷款创新。利益导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吸走了海量资金,而中小企业却嗷嗷待哺。银行部门社会责任严重缺失,管理层应以问责和政策引导双管齐下,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到实处。
    提示:信息对称的实践意义。对贷款机构来说,第一是为了贷款的安全,第二是藉以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价格(息率和计息期间),第三是为了资产和客户管理;对贷款企业来说,是为了弥补企业运营资金不足;对贷款政策和贷款者的社会责任来说,是信贷公平。
     
    下一篇:连载下集十三(总第41期)

    发布于:2019-07-22

    上一篇:平台信用信息应用(二)

    下一篇: 平台信用信息应用(四)